895 王宝川-《三国小术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老将严颜是个爽快性格,跟王宝玉投脾气,交杯换盏,相谈甚欢,不知不觉就说起当年真假张飞计夺巴州的事情。严颜发自内心的佩服张飞有勇有谋,而王宝玉则哈哈大笑,这种孩子一般的计策,也只有三哥这种单纯的人能想得出来。

    席间,王宝玉不免打听起梓潼县的情况。据严颜讲,梓潼县只有五千兵马,孤城一座,粮草供给都来自于涪城。

    提到王连,严颜顾忌他是王宝玉的父亲,说话便有些遮掩。

    “老将军直说无妨,我也好心中有数。”王宝玉道。

    严颜连忙拱拱手,皱眉道,这个王连不好缠,非常奇怪,送去的东西一概收下,有时还会写封信出来表示由衷的感谢。

    于是送进去的东西更多,感谢的话也更加诚恳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王连就是不出城投降,严颜也奉命去过两次,第二次还在城外等了三天三夜,表示诚意,但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。

    王宝玉心里也大致猜到,自己的爹有骨气只是一方面,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文人的傲气。严颜的身份还不够,但如果刘备亲自去请,大概就投降了。

    以诚意打动别人,这是刘备的特长,但刘备恰恰不这么做,说到底,还是碍于跟王宝玉的关系,大概不知道该如何称呼王连,总不能开口叫叔吧?

    所以,这事儿一拖再拖,刘备也装迷糊,只要梓潼县不搞出太大的麻烦来,索性就由着王连去吧!

    在巴州停留了两日后,队伍再度启程,去往梓潼县。老将军严颜一路送出了几十里,在王宝玉的一再催促之下,才依依不舍的返回了城中。

    到了这里,山脉渐渐多了起来,如果这不是刘备的地盘,王宝玉率领这么少的人,肯定不敢冒然通过。

    走走停停,几日后,群山环抱之中,出现了一座低矮的城池,看起来有些破烂。王宝玉拿出望远镜一看,城门上方正刻着两个大字“梓潼”。

    城楼之上,几名士兵正抱着长枪打瞌睡,旗帜已经破烂,在风中瑟瑟发抖,吊桥已经放下,城门半开,出入的百姓都是蔫头巴脑的样子,根本就是一幅完全不设防的姿态。

    面对这幅情形,王宝玉甚至觉得,不用太多,只要带着自己的五百兵马都能攻下这座城。由此可见,自己的这个爹已经有点自暴自弃了。就为了那点面子,至于嘛!

    直到王宝玉带着兵马出现,守城的士兵才陡然惊醒,妈呀,一直都等着来个当大官的,把王连给风风光光的请走,没想到人家非但不给面子,还不耐烦了,这是要攻城啊!

    一阵金锣密令,城门吱吱呀呀的关严了,吊桥也匆忙收了起来,溅起来不少尘土。很快,一名二十出头的小将出现在城墙上,面如傅粉,双目有神,只听他高声喊道:“来者何人?劝降者免谈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