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62 普净不净-《三国小术士》
第(2/3)页
而香居则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,不住合掌念佛,王宝玉好奇的问道:“她刚才对你说什么啊?”
“牧羊女说,那名老僧曾经告诉她,今日在此地必有收获。由此可见,这一僧一尼必定不是凡人!菩提未开,却有圣果摘!”香居眼含泪的激动说道。
没开又怎会结果呢?王宝玉叹了口气,不知道该如何评论普净,说他是妖孽似乎不妥,但要说他是高僧,却偏偏阻挡别人的亲情,为别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。
“普净未卜先知,早已料到我等必会来此,但却不停驻脚步,其心可诛!”诸葛亮面现愠色,甚至露出了些杀意。
事情发展到今天,王宝玉将前因后果串联起来,不难看出一件事儿,蜀军征讨贵霜,追根溯源,却跟两个僧人有关。
首先就是普净,他早就料到诸葛亮会带兵前来,所以一路留下痕迹,只为吸引大军朝向既定的目标。再就是宝掌法师,这个老和尚更是高深莫测,基本可以判定,宝掌寄希望于利用蜀军驱逐贵霜一族,恢复这里的所谓佛门秩序。
搞不好这两个人早就认识,而王宝玉和诸葛亮空有头脑,自负才高,却完全被蒙在鼓里,成为了别人的利用对象。
但即便知道这些,也没有什么用,诸葛亮立志要把女儿接回去,这一点不容置疑,也只能恼怒的追随着普净的脚步。
夜色来临,诸葛亮没让安置大帐,就跟王宝玉一道,坐在那块成就佛祖的大石上品茶,天边一轮斜月高挂,繁星点点,越发的显得深邃而悠远。
王宝玉觉得应该将自己判断出的事情告诉诸葛亮,于是就将这一切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,尤其强调了诸葛果被宝掌法师称作佛子的事情。
跟王宝玉预料的一样,诸葛亮郑重表示,虽然他敬重佛门,但绝不会因为这些放弃飘零在外的女儿,即便果果有心修行,也要跟他回去后再说,总要给父母一个可以接受的缓冲时间。似这等不辞而别,于情于理都难以说通,而且修行方式也有些操之过急,佛祖当年是自悟,苦修也是不得法而为之。果果虽有慧根,但却一直受普净的影响,甚至在照搬模式的修行,只怕是欲速则不达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