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43 不愿争功-《三国小术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换做是你,如何?”诸葛亮微微一笑。

    “自然不敢轻举妄动!”

    “那杨陵远不及文长将军,又怎会冒然而行呢?”

    “丞相高见。”魏延再一次被夸赞,满脸喜悦之情,又问道:“丞相,既然如此,接下来又该如何行动?”

    “明日一早,率军攻城,声势可大,攻势莫急。”诸葛亮这才吩咐道。

    魏延又迷糊了,留着北门却又攻城,这不是逼着城内的兵马逃走吗?如果是自己的话,一定会逃走了,但既然诸葛亮已经安排了,他只有照办,不好打破沙锅问到底,显得自己领悟不到丞相的良苦用心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蜀军先是派张苞去搦战,杨陵自然不敢出城迎敌,唯有高悬免战牌,按兵不动。张苞只是叫骂片刻,便优哉游哉的回到队伍之中,杨陵在城墙之上看到这一幕,稍微松了口气,能拖延一刻便是一刻。

    没想到的是,中午时分,蜀军从三面开始进攻,喊杀声惊天动地,杨陵自然用弓箭滚石予以还击,看似战争全面打响。

    诸葛亮早有安排,攻打的势头虽然气势惊人,实则以自保为主,士兵们高举盾牌,尽量躲避城墙上的飞石流箭,只是为了耗费南安城的守城物资。

    杨陵免不了躲在城墙上观看战事,最为担心的攻打城门之事并未发生,渐渐也摸出了门道,诸葛亮玩得这是消耗战。但是,如果不给予还击,假装的攻打可能随时就变成真的,这让杨陵苦不堪言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三天内,蜀军天天如此攻打城池,杨陵的防御物资日渐减少,但蜀军却基本上没有伤亡。

    怎么办?杨陵头大如斗,却没有任何计策,北门始终可以逃走,手下大将以及谋士难免一再劝说。但是,时至今日,他依旧怀疑诸葛亮在城外的某处埋伏着大量的兵马,等着他们自投罗。

    “本太守自有主意,且看武威以及长安回复再做打算。”杨陵硬着头皮压住大家从北门逃走的呼声。

    杨陵送走的求援信,也很快就到达了武威和长安,司马懿并不惊慌,一城一地的得失,对他而言,实在微不足道,根本不予理睬。

    “父亲,因何不起兵救援南安?”长子司马师是个好战分子,不解的问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