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张溥等一干儒生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。 他们没想到曹本荣会突然要因此不再罢考。 曹本荣也没想到自己会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选择。 但这对于他而言,实在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。 毕竟朝廷这个恩德,他实在是太难拒绝了! 要知道,他的家族已经三代没中进士了。 无论是他祖父还是他父亲,亦或是他自己,乃至所有族人乡邻,都在眼巴巴地指望着他能一朝折桂,成为进士老爷呢。 曹本荣自己更是已经连续落第三次,而他依旧孜孜不倦地要参加科举,也足可见其多么希望在科举中考得进士。 而现在,朝廷把进士名额增加到了五百名,他岂能坐视自己失去这一次更大概率中第的机会? 所以,也因此,曹本荣也就突然觉得,什么礼制王道都不香了,只要能实现自己光宗耀祖的梦想就行了。 礼制王道能比得上让自己光宗耀祖的重要度吗? 曹本荣因而接下来就在众儒生震惊且鄙夷的眸光中,弃舟登岸,往京师而去。 “皇恩浩荡,天子求贤若渴,吾等岂能不分君忧,也去参考吧,至于维护名教之事,且徐徐图之。” “是啊,还是去参考吧,不能使朝堂上尽是奸臣小人啊。读书人岂能任性?!” 儒生们大都无法拒绝这种更有机会做官的诱惑,一个个皆开始自找说辞,来解释自己为何突然又要放弃罢考,且接着就都跟着曹本荣一起,准备返回京师。 张溥见此怒不可遏起来,他没想到自己这些儒林同仁,会在朝廷的所谓“恩德”面前,这么不堪一击,简直就跟狗一样,一开始还汪汪的叫着,结果,别人一丢根骨头来,就摇起尾巴来。 这让张溥心里十分难受,一时不由得捏拳切齿言道:“我们不是狗!我们是为往圣继绝学的读书人!朝廷不能这样羞辱吾等,吾等也不能如此轻贱自己!” “兄欲何为?” 这时,与张溥一起来的儒生问了一句。 张溥则也跟着弃舟登岸道:“敲登闻鼓,恳请朝廷恪守祖制,恢复科举旧例,收回为开恩于天下士人而增加进士名额到五百人之数的诏旨!” 接着,张溥又道:“但凡有血性之君子,就不应该如此轻贱自己,说罢考就应当罢考,而不是做前后不一、虚伪狡黠的势力小人!” 许多儒生听后大惊,然后纷纷大骂张溥。 “张乾度,你怎么能坏陛下恩典,众人前程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