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看向乔兮月的眼神彻底变了,那不再是看一个郡主,而是在看一位能点石成金的财神、一位开宗立派的工学宗师! 他腿一软,竟是不顾体面,“扑通”一声长揖及地:“郡主……不!老师!老臣为工部效力三十载,今日方知何为‘格物’!请受学生一拜!” 整个工坊,再次进入了一种更为疯狂的“闭关”状态。 然而,理论与实践之间,隔着天堑。 “砰——!”一声清脆的碎裂声,打破了工坊内死一样的沉寂。 一名年轻工匠通红着双眼,死死盯着自己手中那块刚刚磨裂的镜胚,那是他熬了三个通宵,即将成型的作品。 他猛地扬起手,将那块废品狠狠砸在地上,发出一声压抑的、如同困兽般的嘶吼,随即蹲在地上,双手插入凌乱的头发,肩膀剧烈地耸动起来。这压抑的哭声像一根导火索,瞬间点燃了整个工坊的负面情绪,气氛压抑得几乎要滴出水来。 一连半月,磨废的镜片堆成了小山,耗费的银钱如流水般淌走。 工匠们日夜不休,双眼熬得通红,可成功的希望,依旧渺茫。 “郡主,国库的银子,也不是大风刮来的……”连张大人都扛不住了,顶着两个黑眼圈来劝。 乔兮月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废品,心中也燃着一股火。 她知道,症结不在于方法,而在于缺少一个精准的“度量衡”。 深夜,她将自己关在房内,没有急着求助于系统,而是在桌上铺开了一张白纸。她脑中疯狂回忆着前世物理课上那些关于光学的知识——焦点、折射、光路……一个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。 “刀口……阴影……”她喃喃自语,随即眼中一亮!傅科刀口检验法! 翌日,她拿着一张画满了奇怪杠杆和支架的草图找到了张大人。“张大人,我有一法,或可一试。我们不必追求一开始就磨对,而是要有一个能‘看见’错误的法子。” 她解释道:“我们将烛光置于远处,让光穿过镜片,再用一道极薄的刀锋,在焦点前后缓缓切过光束。若是完美的弧面,我们看到的阴影必是均匀变化的;若有瑕疵,阴影便会如山峦起伏,瑕疵之处,一目了然!” 张大人听得云里雾里,但“看见错误”四个字却像惊雷般击中了他!他一把抢过图纸,如获至宝,拉着乔兮月,连夜带着几个核心工匠,用木头、铜片和一把最锋利的裁纸刀,硬是搭建出了一台简陋到可笑,却闪烁着智慧之光的“鉴影仪”。 当第一块废品镜片放上去,刀锋划过,镜片上的凹坑在墙上投射出扭曲的阴影时,整个工坊的工匠都哭了。他们终于,能“看见”自己的失败了! 又经过十日的疯狂打磨,在耗费了足以买下半个青河镇的银钱之后,第一架由黄铜与紫檀木打造,造型古朴却透着一股精密工业美感的“千里镜”,终于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,组装完成。 王铮作为军方代表,被众人推举为第一个试用者。 第(2/3)页